某轴承企业用6sigma管理降低轮毂轴承售后故障率
发布时间:2016-08-09 来源:张驰 点击: 次
某轴承制造企业用6sigma管理降低轮毂轴承售后故障率
一.项目背景:
某轴承制造企业是车用轴承的定点生产企业,轴承主要应用于卡车轮毂,如果轴承出现失效就会造成车辆不能行驶,近年来轴承故障的频次呈显出上升的趋势,轴承故障形势日趋严重,三包期损失居高不下,为了降低成本,提升经营质量和企业盈利能力,该企业决定在2016年导入六西格玛管理,预期通过六西格玛项目实施来达成以上目标。图1为轴承在轮毂中的位置示意图。

图1:轴承在轮毂中的作用与位置示意图
二.项目实施过程:
1.项目定义测量阶段:
项目组根据2015年客户三包期索赔损失金额,选定降低轮毂轴承售后故障率为项目作为改善对象,在合作方张驰咨询顾问指导下,将轴承耐磨性作为大Y指标,又将分解为机械性能和配合表面尺寸精度两个指标。售后PPM现状值为1050PPM,将项目目标设定为售后300PPM。
根据问题研究需要,确定了项目涉及的流程范围覆盖从客户需求获取到售后数据收集的轴承研发、生产、使用、维护全过程。按照耐磨性指标,分解为9个具体指标,如图2所示,制定数据收集计划,计算每个小Y的过程能力数据,数据分析发现各指标的过程能力均存在提升空间。
图2:轴承耐磨性指标分解
对本项目关注的轴承研发生产使用流程展开详细流程绘图,用六西格玛筛选工具初步筛选出原材料、砂轮修整方式、退火温度等10个因子为相对显著的影响因素,通过对某材料材质等因子实施快赢改善,试验数据显示轴承耐磨性提升了1.5倍。
2.项目分析阶段:
通过统计学检验对高度疑似的因子进行显著性判别,最终确定6个因子为关键因子
图3:影响耐磨性的因子检验
3.项目改进阶段:
确定并筛选轴承耐磨性改进方案,设定改定目标,对加热时间、温度等进行试验设计,针对各工艺参数寻找最优条件。图4为寻找最佳砂轮直径试验。

图4:通过试验设计寻找最佳砂轮直径
通过综合优化,售后故障率逐月下降,达成目标,如图5所示。

图5:轮毂轴承售后故障率趋势图
4.项目控制阶段:
本阶段项目组重新制作FMEA,讨论风险降低情况。并对过程工艺参数制定控制计划。通过系统控制,保证了项目指标的稳定。
三.项目心得:
最优参数的选择难,但是持续稳定的确保参数控制系统足够过程能力更难,项目结案后,项目组将联合相关部门采取防错方法确保研究成果在生产现场得到完全执行。
一.项目背景:
某轴承制造企业是车用轴承的定点生产企业,轴承主要应用于卡车轮毂,如果轴承出现失效就会造成车辆不能行驶,近年来轴承故障的频次呈显出上升的趋势,轴承故障形势日趋严重,三包期损失居高不下,为了降低成本,提升经营质量和企业盈利能力,该企业决定在2016年导入六西格玛管理,预期通过六西格玛项目实施来达成以上目标。图1为轴承在轮毂中的位置示意图。

图1:轴承在轮毂中的作用与位置示意图
二.项目实施过程:
1.项目定义测量阶段:
项目组根据2015年客户三包期索赔损失金额,选定降低轮毂轴承售后故障率为项目作为改善对象,在合作方张驰咨询顾问指导下,将轴承耐磨性作为大Y指标,又将分解为机械性能和配合表面尺寸精度两个指标。售后PPM现状值为1050PPM,将项目目标设定为售后300PPM。
根据问题研究需要,确定了项目涉及的流程范围覆盖从客户需求获取到售后数据收集的轴承研发、生产、使用、维护全过程。按照耐磨性指标,分解为9个具体指标,如图2所示,制定数据收集计划,计算每个小Y的过程能力数据,数据分析发现各指标的过程能力均存在提升空间。

图2:轴承耐磨性指标分解
对本项目关注的轴承研发生产使用流程展开详细流程绘图,用六西格玛筛选工具初步筛选出原材料、砂轮修整方式、退火温度等10个因子为相对显著的影响因素,通过对某材料材质等因子实施快赢改善,试验数据显示轴承耐磨性提升了1.5倍。
2.项目分析阶段:
通过统计学检验对高度疑似的因子进行显著性判别,最终确定6个因子为关键因子

图3:影响耐磨性的因子检验
3.项目改进阶段:
确定并筛选轴承耐磨性改进方案,设定改定目标,对加热时间、温度等进行试验设计,针对各工艺参数寻找最优条件。图4为寻找最佳砂轮直径试验。

图4:通过试验设计寻找最佳砂轮直径
通过综合优化,售后故障率逐月下降,达成目标,如图5所示。

图5:轮毂轴承售后故障率趋势图
4.项目控制阶段:
本阶段项目组重新制作FMEA,讨论风险降低情况。并对过程工艺参数制定控制计划。通过系统控制,保证了项目指标的稳定。
三.项目心得:
最优参数的选择难,但是持续稳定的确保参数控制系统足够过程能力更难,项目结案后,项目组将联合相关部门采取防错方法确保研究成果在生产现场得到完全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