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业联合会蔡惟慈:六大矛盾阻碍行业发展
发布时间:2011-12-09 来源:小朝 点击: 次
应变意识加强
当前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形势总体较好。数据显示,今年我国机械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工业总产136466 亿元,同比增长25.93%;1~9月主营业务收入118423 亿元,同比增长26.16%;1~9月利润总额8060 亿元,同比增长18.25%。
其中,在列入快报统计的119种主要产品中,105种产品的产量同比增长,占品种数88%;14种产品的产量同比下降,占品种数12%。
“在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明显趋紧的大背景下,机械工业及其中的发电设备制造业仍然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这是非常不容易的。”蔡惟慈表示。
更值得一提的是,与产销相对较快的增长相比,机械工业在趋紧的经济环境下,不断加快结构调整的步伐。
据蔡惟慈介绍,这种结构调整的提速主要表现为第一,产品向高端升级的步伐在加快;第二,关键基础零部件攻关有新突破;第三,发展现代制造服务延长产业链;第四,区域结构继续朝预期方向调整。
“此外,与计划经济时期每逢经济紧缩,机械工业‘应收账款’和‘库存’就急剧增长的惯例不同,今年经济紧缩时‘应收账款’和‘库存’的增加与产销基本同步,并未快速增长。”蔡惟慈告诉记者,这也从另一角度体现出行业内应变意识的显著增强。
不过,与此同时,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也在不断上升。据蔡惟慈介绍,今年以来,机械行业发生了几大重大变化。变化之一是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速度普遍回落。
数据显示,2010年1~12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21.1%,2011年1~10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15.5%,较此前回落 5.6个百分点;2010年1~12月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速33.93%,2011年1~10月该数据为25.93% 回落8.00个百分点。
变化之二是成本剧增,利润增幅回落大大快于产销。1~9月行业财务费用、人工成本分别同比增长了35.10%、15%。利润增幅回落大大高于同期产销回落8个百分点的幅度,且与产销增速5月份以后回落趋缓不同,5月份以后利润增速继续明显下降。
变化之三是需求增长趋缓,产能继续膨胀,恶性竞争愈演愈烈。首先,行业重点联系企业订货额同比增幅大幅回落。去年行业订单增幅普遍达到20%以上,今年1~9月累计增长5.69%;其次,投资增幅过大,产能继续快速扩张。1~10月全行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626亿元(2010年机械工业固定资产原值4万亿元,净值2.5万亿元),同比增长38.90%。其中, 完成投资中征地、建安占总投资的 54.06% 设备工具占 41.90%,可见投资的外延性倾向很明显。
蔡惟慈分析指出,目前订单增幅的明显回落和产能的高速扩张,使供大于求的矛盾急剧激化,从而使机械企业在面对用户时,丧失定价话语权;这是除成本上升外,导致今年行业利润率下滑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变化之四是利润率由升转降。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前几年机械工业利润增长一直快于产销,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呈逐年上升态势;但今年行业利润率已告别上升通道,由升转降。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2010年为8.38%,今年1~9月已降至6.81%,比去年下降1.5个百分点。
少数子行业利润率下滑更快,其中,工程机械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已由上年7月的12.42%剧降至今年7月的6.30%,降幅几近50%;变压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已由去年7月的7.05%下滑至今年7月的3.82%,降幅高达46%。
变化之五是进口快速增长,国内订单大量分流。1~9月累计我国进口机械产品2329亿美元,同比增长25.77%,快于同期出口25.62%的增速。在更能反映外贸核心竞争力的“一般贸易”中,机械工业1~9月已累计出现205亿美元的巨额逆差。
变化之六是外需不振,出口增速下行。据悉,2010年行业出口增速比上年增长32.00%,2011年1~9月则同比增长25.62%,增速比上年回落6个多百分点。
六大矛盾困扰行业发展
“机械工业的发展环境已经,并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前几年赖以存身的粗放式发展环境已经过去,趋紧的发展环境正在逼迫机械工业放弃以速度规模为先、以实物订单高速增长为支撑、以过度消耗资源和能源为代价的传统发展模式。”蔡惟慈强调指出。
目前,机械工业正面临愈来愈尖锐的六大矛盾:一是需求增长趋缓与产能高速扩张的矛盾;二是成本压力加大与提高行业效益的矛盾;三是发展高端装备与基础发展滞后的矛盾;四是产品急需升级与创新能力不足的矛盾;五是汇率持续上扬与参与国际竞争的矛盾;六是转变发展方式与各地追求速度的矛盾。
蔡惟慈认为,在上述六大矛盾中,“需求增长趋缓与产能高速扩张的矛盾”与“产品急需升级与创新能力不足的矛盾”是影响最深、最核心的两大矛盾,未来将用于产能扩张的过多投资转向增强创新能力建设,才是合乎逻辑的选择。
明年需求温和回落
蔡惟慈表示,未来行业形势的分析主要分为三个方面,首先就需求环境而言,内需形势增幅回落逐步趋稳。今年GDP增速逐季回落,前三季度分别为9.7%、9.5%、9.1%,1~9月累计为9.4%,预计全年增速在9.2%~9.3%,明年一季度可望回落见底,底部区域可能在8.5%左右。
鉴于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经济内在的发展需求仍然强劲;加之明年各级地方政府的换届效应;与此同时通胀压力的舒缓也为宏观调控政策提供了灵活调整的可能。
“明年GDP增速虽将略低于今年,但不会低于8.5%,估计在9%左右,全年增长曲线很可能略呈“前低后高”走势,对明年内需形势可以谨慎乐观。”蔡惟慈预计。
同时,外需形势增速也将继续趋缓,明年外需增长不能乐观。其所以做出上述判断主要原因一是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复杂而困难:美国经济增长乏力,以致引发“占领华尔街”运动;西欧主权债务危机持续发酵,经济有陷入长期低迷的危险;新兴经济体也面临若干难题,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在增大。
二是我国机械工业虽有一定国际比较优势,但持续高速的发展,已引起日益加剧的贸易摩擦,继续扩大出口的难度明显加大。
三是今年前10个月人民币兑美元已累计升值4.52%,11月4日已升至6.3165;我国际竞争力将因此而削弱。汇率上扬必将促进进口而抑制出口。
其次就供给环境而言,采购成本将稳步上升, 燃料、动力、运输等购进价格将继续上行;但由于世界经济困难加大,石油、矿石、有色金属等国际大宗物资价格估计难以大幅飙升,这将有利于减轻我输入性通货膨胀压力;此外,在过剩的产能压力下,国内钢材价格虽将有所上升,但难以大涨。值得关注的是明年电价是否上调。如果国家没有大的调价动作,预计明年采购成本将比较平稳。
财务成本方面也将继续增长,但增势趋稳,由于通胀压力趋缓,明年融资环境将好于今年,国家对流通性的收紧力度将有所放缓,但也不会太松。部分机械企业将面临较为突出的应收账款回收风险。预计明年行业的财务成本将继续增长,但增势将趋缓。库存影响方面,流通环节有“去库存”压力,从统计数据看,全行业并未在趋紧的环境下大量增加库存。因此明年不存在严重的“去库存”压力。但据抽样调研,目前沉积在流通环节的产品较上年增多,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明年初行业的营销形势。
另外,产能过剩压力也难以在短时期内消除。“虽然总需求将增长,但远赶不上供给能力的增长,恶性竞争将更趋激烈;尤其是近几年投资高速增长的工程机械、输变电设备、风电设备、机床等行业,价格战将加剧。”蔡惟慈说。
再次政策环境而已,国内通胀压力已开始舒缓,政策微调空间加大。CPI已进入下行通道,后两个月可控制在5%以内,全年在5.5%左右,明年可能进一步放缓至3%~4%。通胀压力的放缓为增加政策灵活性提供了可能。
蔡惟慈认为,总体看,我国经济“硬着陆”的风险已可排除。目前定向宽松的呼声较高。温总理最近在经过集中调研后,在国务院常务会上指出:“要敏锐、准确地把握经济走势出现的趋势性变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完善财税政策,推进结构性减税。” 从上述表态中,已感到趋紧的政策将会向定向宽松微调。
“预计今后适度从紧的政策仍将坚持,但将朝温和方向微调。实体经济,尤其是其中的小、微企业有望因此而获益。 ”他指出, “十二五”国家支持发展的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机械工业有“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能源汽车”两项,而其他战略新高新兴产业的发展也都会拉动机械装备的发展。加上“04”专项、核电专项等重大专项的继续实施,总体看来,机械工业结构升级的政策环境比较有利。
“明年需求增幅将继续温和回落,预计下半年将逐渐回归常态,但难以重现前十年的火爆局面;与需求增幅的温和回落相比,更严峻的挑战是如何有效应对产能的过度扩张。在此过程中,企业的优胜劣汰将非常剧烈。”蔡惟慈预计,预计明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速度将在平稳基调下温和回落,但全年仍有望继续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产销增速预计在20%左右;利润增幅预计在14%左右;出口增长预计在20%左右。
上一篇:企业如何选择精益,还是六西格玛?
下一篇:光伏产业如何应对欧美市场危机